全生命周期培育 湖北科技向“新”奔赴
来源:本站编辑 | 时间:2024-05-06

    春和景明,行走在荆楚大地,能鲜明感受到一种创新涌动的勃勃生机。

  近年来,湖北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,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向“新”而行,向“新”求“质”,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,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。

  “小巨人”澎湃强动能

  走进总部位于武汉的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厅,一颗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驾驶芯片,展现了企业的硬核科创实力。

  “华山系列,做智能驾驶,提供高算力,华山二号A1000是国内首款自主研发并实现量产的车规级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;武当系列,做多域融合,首款C1200是全球首个四域融合的计算芯片平台,预计2024年底量产。”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单记章介绍。

  图为总部位于武汉的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厅。新华网 张潘 摄

  从华山系列高算力芯片,到武当系列跨域计算芯片平台,“黑芝麻”通过自主创新打造的两大高科技产品“利器”,让其成功站到全球智能汽车车规级芯片领域领先行列。短短3年时间,公司估值从2021年刚落户时的10亿美元跃升至超过20亿美元。

  “让北斗高精度技术走进千家万户”。这是位于光谷北斗科技产业园的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口号。

  梦芯科技成立十年来,一直专注于导航定位领域。作为一家国家级“专精特新小巨人”企业,梦芯科技是全国首家实现单北斗批量应用、高精度产品年出货量达百万量级的公司。

  从2015年研发的“中国首颗芯”——国内第一颗40纳米工艺量产的北斗芯片上市,到2020年6月北斗三号最后一颗“收官之星”发射成功,梦芯科技一路走来,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定位芯片,填补了湖北省北斗产业“无芯”的空白,并获得“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一等奖”。  

  如今,梦芯科技北斗芯片已持续迭代到第四代产品,精度更高、成本更低、能耗更低,并向安全监测、汽车导航、智能安全帽、“电子围栏”等更多生活应用场景拓展。

  小小一颗“芯”,已成为推动湖北产业发展的“源”动力。而在湖北,这样的小巨人公司还有不少,蕴含着澎湃强动能。

  “全周期”托起“星漫天”

  “企业是创新主体,科创企业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。”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危怀安表示。

  近年来,湖北推动项目、资金、平台、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加速向科创企业集聚,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“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”,“科创企业森林”不断繁茂,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  “科创企业既要皓月当空,又要繁星漫天。”

  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冯艳飞介绍,2023年4月,湖北省科技厅正式启动实施《湖北省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(2023-2025年)》。“培育计划”将科创企业划分为种子期、初创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等4个阶段,分别对应实施“育种计划”“蹲苗计划”“成林计划”“参天计划”四类计划共20条支持举措。

  图为梦芯科技有限公司芯片产品。新华网发

  “企业成长的每一步,都离不开良好科创环境和政策扶持。”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、董事长兼总经理韩绍伟说,公司成立十年来,从一粒种子到一棵大树,既有企业自身的努力,更离不开湖北科技土壤的培育。

  致力于打造“聪明的车、智慧的路”,“黑芝麻”的成长同样离不开湖北科技沃土“滋养”。

  “省、市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。公司已与武大、华科、武汉理工等高校建立紧密合作,未来还将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武汉发展。”单记章说。作为“独角兽”企业,目前公司分布在全球有员工超过1200人,研发人员超过85%。  

  成立于2015年的“瀚海新酶”,是一家主要从事生物医药、体外诊断核心原料研发、生产、应用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。企业从初创到今年正式启动上市计划,每一个成长阶段都离不开科技部门培育扶持。

  一组数据有力展现湖北科创企业培育“成果”:截至目前,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.5万家、增长24%,排名历史性上升至全国第6位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.5万家、增长47%,数量首次突破3万大关,排名继续保持全国第5位。2023年,湖北获批6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,新增数量全国第1,总量居全国第3……

  按照湖北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,湖北力争到2025年,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,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万家,科创“新物种”企业达到2000家,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达到100家。

  厚家底筑牢“新”优势

  重科技创新,湖北有底气、有底蕴,也有优良传统。

  晚清时期,湖北先后创立两湖书院、自强学堂,开启了科教兴鄂前奏。

  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重视湖北科教及产业发展,以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、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水平院所高校,以武钢、武重、武船、二汽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工业项目,纷纷在湖北布局。

  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优质科教资源加速在鄂集聚,当前,湖北有中央所属科研机构23家、高校132所、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32个,在校大学生近200万人;“两院”院士81人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;建有国家实验室1家、全国重点实验室18家、湖北实验室10家,推动湖北科技创新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。

  全球首颗高分辨率毫米波雷达小卫星、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、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、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(PET-CT)设备……一批批重大科技成果在湖北产出,一个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突破,中国光谷加快迈向世界光谷,湖北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。

图为中国光谷。新华网发

  冯艳飞表示,当前,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湖北科技创新面临新的发展机遇,湖北要建成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,科技创新始终起着引领、支撑、撬动的重要作用。

  通过“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”,湖北加快构建“科技型中小企业—高新技术企业—科创‘新物种’企业—科技领军企业”培育链条,打通“源头创新—技术开发—成果转化—产业聚集”转化链条。

  2023年,湖北新获批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,总数达到84家,位列全国第5,培育科创“新物种”企业1054家,含独角兽企业3家,潜在独角兽企业8家,瞪羚企业1043家,光庭信息、天源环保等7家科创“新物种”企业成功上市。

  湖北科技创新的满天繁星,正汇成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星河。